关灯
护眼
字体:
《曳影尘梦》故事里相关名词和事物的注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忘记在文章里面加入一些文章内容的注解了,想着往后,涉及到很多的少数民族的风俗,包括明代的风俗和俚语等等,还有一些考据的东西,所以,特地添加了注释的帖子。因为是发文发了一半才想起来加注释,所以,没办法按照顺序添加了,大家看文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词汇,可以及时在帖子里面发帖提出,我会及时的在这个注释帖子里面更新添加的。

1、关于“医士”的称呼:

明代初年,因为避讳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忌讳,朱元璋认为封建等级制度很森严,平民不得运用官职称呼,因此不得称医生为“大夫”、“郎中”,因为此等称呼传统意义上,一直是官职的称呼。大明律规定,只准称医生为“医士”,皇家的医生,也参照此称呼,不得称“太医”。

2、关于“堂名担”的由来:

明代盛行昆曲,很多的官宦人家,都喜欢在宴请宾客的时候,请当地有名的戏班子来家里唱堂会。在江南,如苏州一带,就产生了一种不用搭台,用雕花的木板和架子搭起来的一种类似小包厢一样的东西,昆曲的演员和琴师就坐在里面演出各样的曲目和角色。在演出之前,主人家会让人去戏班子将“堂名担”的木板和架子挑回家中布置组合,等到晚上开席的时候,点上精美的灯烛,宾客围绕“堂名担”而坐,一边欣赏昆曲,一边饮酒赋诗。因为这个“小包厢”上通常都挂有“某某堂”的戏班子的名字。所以俗称“堂名担”。

3、关于“家班”的由来:

所谓的“家班”,也很昆曲的盛行有关。许多的大户人家,特别是首辅内阁的权臣,家中都有私家的戏班子,所有权归自己所有。比如《红楼梦》里面大观园的戏班子,就是属于家班。在明代中后期非常流行,比如万历朝的首辅申时行,家里就有很出名的家班,还有严嵩等等权臣,也都喜欢养家班,用来招待客人。很多文人和权臣,还喜欢跟家班中的戏子一起同台演出。很多的大臣还热衷于亲自写剧本来让家班排演,自己做导演或者领衔客串,比如王世贞,还有臭名昭著的阮大诚。通常,一些家班的教引老师都是从外面的名戏班子请的师父,所有就有教引师父的说法。

4、关于“明代官场的两大应酬玩物”的说法:

明代的官场交际,通常由听曲和玩叶子牌(叶子牌又俗称马吊)组成。所谓“听曲”,就是听昆曲,早期是听南曲或者是看杂剧,后来在明嘉靖年以后,开始风靡昆曲。所谓“叶子牌”,玩法跟我们现在的麻将和扑克牌都有点像,也是一种博弈的游戏,后来成为赌博游戏的一种,在明代中后期非常的流行。很多的官场交际和权钱交易,都是通过听曲和打马吊(玩叶子牌)的过程来进行的。因而,后世有人评论说,明朝亡于听曲和打马吊。:)

5、关于京城的“六必居”:

如果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人,应该会记得这个名字。这个名牌创立于明嘉靖年,它的店名匾额的确是严嵩的手笔,但是为什么是严嵩写的,这个我没考证过,不敢乱说。“六必居”的酱菜是鼎鼎大名的,在京城是有霸主地位的,所以,很多的贵族和京官在宴请宾客的时候,都喜欢从“六必居”定制酱菜,成为一种身份的代表。所以在文中,祖绎儿买了“六必居”的酱菜去探监,袁崇焕说她奢侈,便是这个原因。现在这个“六必居”还在,从明嘉靖年一直流传到现在,很不容易哦。我吃过它家的炸酱,拌面很好吃呢。哈哈哈,如果再有京东的紫皮蒜,那就齐全咯!

6、关于绎儿订婚后头上的“彩色缨绳”的典故:

古代,在女孩子订婚以后,未婚夫都要派人送一根五彩拧成的缨绳给她挽头发,旁人看见,便知道这个女孩子已经订婚了,自然会避讳。这个缨绳一直要到结婚入洞房后,由新郎亲自解开,从此才能拿下来。文中,绎儿的姐姐线娘嘲笑她说“没机会扎绳子”,就是说她脾气太野,没男人敢娶她。爆~

7、关于明代婚后“拜门”的说法:

文中,绎儿的姐姐线娘说“拜门的时候告诉瑞蓂……”,是指的明代的婚俗中,新郎陪新娘回门的时候,新娘的姐妹都要跟新郎说自己姐姐或者妹妹的缺点,要求新郎婚后好好督导改正。

8、关于“却扇诗”和“催妆诗”的说法:

这两个诗体,首先声明,我不懂格律,所以随便写的,但是,这个传统早在唐朝就有了,更远的说法,是在汉武帝的时候就有了。“催妆诗”是作于新娘上轿之前,也就是催促新娘子赶紧出嫁的意思,通常任何人都可以帮新郎写,当然最好还是新郎自己写。(不过,有人说我写的那首催妆诗,显得赵祺的文笔很媚。爆~)“却扇诗”其实原本是闹洞房的时候由新郎或者新郎的朋友写的,目的是让新娘子把盖头掀起来,露出庐山真面目。明代时候,其实已经不用了,但是,我为了故事的剧情需要,把这个传统项目加上去了。因为没有写闹洞房,再不写点东西,大家会觉得无聊的。另外一个细节,祖泽润在背新娘出门的时候,我写了一个细节动作,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就是新娘的膝盖是磕在兄长或舅舅的手心里的,而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叉着腿卡在兄长或舅舅的腰上的。按照正式的礼仪要求,新娘是不能分腿叉着的,所以,双膝必须跪在前者的手心中,然后双臂抱住前者的脖子,脚绝对不能沾地。

9、关于“验红”的风俗:

其实,这个对于女孩子而言,不太好意思说出口来,请允许我先扭捏一下~爆~唐代之前还没有这个风俗,后来宋代理学盛行,对于女子的贞节尤其的在意。所以,延续到明代,产生了验红的风俗。说白了,就是新婚之夜,丈夫都会准备一个白色的帕子,用来检验新娘是否是处*女。检验方法及过程……(以下省略800字,少儿不宜,大家意会吧。=。=)到了次日清晨,奉茶的时候,新郎必须当众亮出沾有处*女血渍的白帕子,这时,新郎家的长辈会当众夸奖新娘家的父母教女有方。新娘的父母会非常的开心和欣慰。到了清代,人们比较隐讳了,就新郎新娘回门的时候,采用送烧猪的方式,来间接说明新娘是处*女。这个在广东和香港一代比较盛行。于是就有“三朝烧猪代守宫”的说法。(PS:真是很变态的说~可怜的女同胞)如果帕子上没有落红,那么,新娘就可以被退婚,返回娘家。(PS:那时候做女人,真吃亏……=。=)

10、关于“孝髻”

这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哀悼形式,通常是女子的丈夫去世后,用来表示哀悼和守孝时候使用的一种白色的发髻。一般是用真的白发,或者是白色的丝绒类的织物缠裹在真发上来使用的。在丈夫去世的一年之内,甚至有人用到三年,一直缠裹在发髻上,直到服孝期满。也有与丈夫情意深重的,终身不去。大家原谅我的私心,我不忍让女主角看起来过于憔悴,所以在我的文中,绎儿并不是一直使用,而只是在上香和超度场合才使用。

11、关于“福寿膏”

福寿膏,可能熟悉那段历史的人知道的,这是鸦片的另一个称呼,算是比较好听的名称。明代时期已经开始有抽鸦片的时尚了,只是不像清代中后期那么流行,遍地都是。在明代,鸦片还是个稀罕的奢侈品,所以,通常价格也不菲。大家知道,鸦片服食之后,会由于神经系统被麻痹,而不知道疼痛,昏睡继而死亡。所以,在文中,程本直为了减轻袁崇焕被凌迟的痛苦,而散尽家财,买了鸦片,想让他不要那么痛苦的死去,但是,被袁崇焕拒绝了。

12、关于“女真人”

这里只是做一个注解,可能有的人很迷糊,为什么在这里,我不写“满族”或者“满人”,而要写女真人。因为这个时候,后金还没有改称族名为“满族”,而是“建洲女真”或者称为“女直”。在明朝这方面的官方文书里面,也是称为“女直”的,或者称为“奴”,“建洲人”等等。所以,我在故事没进行到皇太极改族名之前,沿用女真的名称,

13、关于“东北生孩子时垫草褥子”的习俗

这是一个东北地区的风俗,生孩子时,产房的炕上,通常铺满稻草或者草褥子,据说,这样生下来的孩子比较的贱,阎王不垫记,容易活下来。所以有落草之说,这里的落草有几个寓意,一个是孩子健壮好养活,二个是孩子长大有霸气勇武。其实作为满族,传统生孩子,还是有很多的习俗的,比如在门口挂弓箭,表示生的是男孩等等,我就没有细写了。

14、关于“抄手”“卧兔儿”“暖耳”

这是北方地区常用来过冬的必备之物,“抄手”就好像一个护袖一样,两头通的,双手可以放在中间保暖,这个如果看过《金枝玉孽》的朋友可能会有直观的印象。“卧兔儿”是一种罩在额头上的皮毛制品,这个是明代汉族女子的常用过冬物品,还有“昭君套”“抹额”“勒子”之称,通常用马尾或者丝织物编结而成,冬天用皮毛或者棉絮,夏天有钱人家还会用珍珠来做,主要的目的是保持头发不散乱,并且保暖。据说,这个东西最早出自汉代的羽林军,是最传统的汉族服饰。“暖耳”就是现在的耳焐子,一般用棉絮填充或者皮毛做成,罩在耳朵上,使得冬天耳朵不会被冻伤。明代的官员冬天上早朝的时候,经常会使用的物品,民间也有,穷人的一般就是棉絮填充的了。

15、关于“扳指”

扳指这个东西很早就有了,最早大概是在商代,这个在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墓葬里就有了,最早不叫扳指,叫弽,是射箭的时候保护手指用的。现在有的人说,扳指是满族等游牧民族的特有民族首饰,这是不对的,中原地区,广大的汉族地区,扳指是一个传统的实用实战物品。所以说,它不是满族的特产,也不是只有游牧民族才有的东西,它是在战争中产生的军事用品。只不过是后来满族入关后,渐渐没有战争了,才开始从原先的金属的,骨质的,变为玉石等比较脆弱的材质,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物。

16、关于“箭袖”

箭袖是在实战运用中,广大的北方地区为了保护手不被冻伤而出现的,在打仗行军的时候,可以放下来,保护自己的手不被冻伤,从而影响战斗力。它很早就有了,最早大概是汉代。只是表现的形制不同,一般北方的部队的服装上都有这个部件。明代东北的地区,也是有的。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满族的马蹄袖,其实就是一种箭袖的形式而已,只是它的形制比较特别,像个马蹄。满族称为“哇哈”,我们经常看到的掸袖子行礼,叫做“放哇哈”,又叫“打千儿”。

17、关于“嘎拉哈”

这个是满族的一个传统游戏,据说到现在,东北的满族同胞还是有在玩这个。嘎拉哈就是动物的拐踝骨,而嘎拉哈是满、锡伯、鄂温克语音译,,蒙语称沙嘎、达语称萨克、鄂伦春语称毕劳黑、赫哲语称阿尔初阔其。它的玩法跟我们小时候玩的抓沙包差不多(注:我是80年代生的,同龄的朋友大概都玩过),我们南方是拿几个沙包来扔着玩,北方地区是拿牛羊猪狍子等动物的前蹄拐角的骨头灌上锡,做成的。男孩子或将三、五个堆在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或者三、五个人每人拿出相等数量的嘎拉哈堆在炕上或地上,俗称“入子”,然后分别掷子,珍儿朝上为赢,尽取堆子,不中的人转下一个人投掷,依次循环,以得到的人多为胜利。跟汉族的投壶游戏有点相似。女孩的玩法则是在室内,用一个小布口袋抛掷,然后用手接,利用一抛一接的时间将四块嘎拉哈分别翻成珍儿、鬼儿、背儿和梢儿四种特殊的面,一次不成功就轮下一个人,先成功者取胜。

18、关于“乌拉鞋”

其实标准的鞋子名称我打不出来,只能用谐音来代替。这是一种一种东北特产的草编织而成的。制作的方法很简单,本身分帮、底、前脸、耳子,外加乌拉草和带、帮、底。前脸,皆是用马、猪等皮做成。穿乌拉鞋时,先将草捶软,絮于其中。通过乌拉耳子,系上带子绑再脚脖子上。关于这个乌拉草,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是一个受后娘虐待的赤脚女孩在雪地里迷了路,冻死在了路边,后来变成了乌拉草,专供穷人度过冬天。

19、关于“背灯祭”的传说

背灯祭是满族传统的一个祭祀项目之一,几乎和索伦杆的祭祀是齐名的。关于这个背灯祭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是祭祀七星女神的,名字叫做“卓尔欢钟依”。据说是祭祀七个女神还有两只飞鹊的。另一个说法是跟努尔哈赤有关,说是努尔哈赤当年给明朝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当小兵,被李成梁发现他的脚底有七个红痣。李成梁要杀努尔哈赤,结果被自己的小妾喜兰得知,喜兰不忍心看到努尔哈赤被杀,于是夜半三更溜到马棚通知努尔哈赤逃命。后来李成梁发现努尔哈赤不见了,逼问喜兰,喜兰推说不知,被李成梁悬梁毒打,身上的衣服被打烂,以致赤身裸体的死去。所以后来努尔哈赤为了报答喜兰的救命之恩,就特立神位祭祀。因为喜兰被害在大明万历年间,又被满族人称为“万历妈妈”。因为喜兰死的时候是赤身裸体,所以祭祀的时候,除了童子萨满,严禁成年男子进入祭祀的地方,所有参加祭祀的人,也必须退出祭祀的地方,然后熄灭灯火,否则神灵会害羞。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