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限昊天》第二十八章 理念碰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恒朝文官们在议政大殿中吵得不可开交,年轻太后看着下方的群臣,面如寒霜。

“文贼欺人太甚,安敢如此辱我!”

太后心中在咆哮,虽然这半年来文官集团让她吃了不少亏,但如此指名道姓的骂还是首次。

“娘娘,小不忍则乱大谋啊,为了大局您必须忍着点儿。”身后的季姓秉笔太监察言观色,传音规劝。

“好!很好……刑部侍郎棋同伟,哀家记住你了。”

在极度的愤怒之后,恼怒的年轻太后也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她知道,即使惩治了棋同伟,对整个文官群体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被他们当做动摇自己权威的证据,太后无能,议政大殿失态,咆哮众臣,有官员因言获罪……或许明天的报纸头条就是这些。

“令狐彰!你身为九龙庙大主祭,下属却公然毁坏人道龙脉,践踏王朝威严,该当何罪!”

“不思己过,反而指使不晓事的官员呵斥殿下,你到底是何种居心!”

“苍髯老贼,皓首匹夫!身负皇恩却助纣为虐,天下无耻之人当以你为首!”

复古党众在大殿之中声嘶力竭的怒吼着,不依不饶要把责任分担到龙庙身上,涉及到复古党的生死关头,这帮人已经不再顾忌以往的颜面,完全撕破脸了。

“好一个无耻之尤!数月来也不知是哪些官员以严查反诗的名义四处串联,最终闹得不可收拾……”其他派系跳了出来,开始把争论阵地转向石头城。

“半月前,石头城一名九岁男孩居然当街被捕,他干了什么?他不过是念了两首诗!”

“住口!我大恒自有国情在此……”

“荒唐——”

“可笑——”

复古党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石头城又不是只有他们一方参与,现在却让他们单独背锅,哪有这么容易。

于是朝堂中的内斗开始升级,各方不断爆猛料,对于报纸头条的竞争愈发激烈了。

相比文臣集团的争吵,大殿上另一边的武官集团这个时候集体在沉默着,有的人脸色凝重,有的人幸灾乐祸,有的人咬牙切齿,有的人陷入沉思,还有的人如风火连城般心不在焉,不一而足……

高台上的太后看着他们的表现皱起眉头。

武官集团的领袖,五军都督都不在玉京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比文官集团更危险。

“早知如此,哀家当年就不该听取楚贼的提议,让那些老帅辞官归乡。”太后心中不禁生出悔意。

武帝一手打造的军工集团联合体,在他去世后依然有着如日中天之势。

尽管恒朝最为强大的人皇近卫军,在帝崩事件中毁灭,但飞空舰队仍在,四大边军和内陆军团毫发无损,恒朝的军事实力并无多大损失。

之后的灭魔战争完美体现出了这一点,恒朝军队依然有着镇压全云陆的实力。

可惜,这种实力在很多人眼中威胁巨大,联系上疯狂清洗守旧派的萧青山更是让许多人夜不能寐。

太后高照容就是其中之一,她恐惧于军方和内阁首辅的联合,在有心人的撮合下,改变了这种格局……

恒朝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由此生变。

维新时的五军都督府正副共十位都督,皆是重臣名将,节制内外诸军事。

但帝崩时死了三位,雨血之夜又死了两位,剩余的五位都督除了楚天缺外,都被萧青山牵连下台,五军都督府一时处于真空期。

文臣集团借机想把五军都督府纳入内阁体系,让六部中的兵部成为凌驾都督府的最高军事机构,但这遭到了武官集团的激烈反对,四域边军共同推举出四位边军都督,不再换驻玉京城,五军都督府自此名存实亡。

以为打倒萧青山就能放手执政的年轻太后,发现朝野并没有卖她的人情,新一届的文武百官把这项功绩放在了楚天缺身上,她依旧是个傀儡,地位声望反倒比以前更差了。

悔恨交加的高照容只能在深宫中默默舔伤,她在朝堂摆出泥塑木偶的姿态,在后宫中开始研习史书,培植势力.

当半年前再次执政时,除了身边的宦官和女官团体,她还取得了国师的支持,但这依旧没能改变她的处境,满朝文武虽然不再视她为傀儡,但也仅仅把她看成张牙舞爪的小猫。

皇族宗脉以及荣辱与共的开国勋贵已经死的七七八八,皇室威望大损,休说她这手段稚嫩的年轻太后,哪怕就是史书中那些能力超群的女杰复生也翻不了身。

再次被打击到的高照容只能把希望放在野生党派上,已经山穷水尽的维新残党在女国师牵线搭桥下,与她一拍而合。

有了维新残党的智识辅佐,她这个深宫太后终于有了看清大局的机会,可惜为时已晚。

道门与恒朝联手发动对外战争,输出内部矛盾的计划,已经由她首垦。而道门,军方,内阁这些势力达成一致后,并不需要皇室调节,她的地位被复古党这个代理人篡夺,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道门要的是与恒朝合作,而不是皇室合作!

李德裕一句话点明后,高照容才发现自己的愚蠢。她的观念还停留在武帝时期,太过高估了皇室地位,这五年没有皇室插手,恒朝依然维持运转,皇室看起来并非不可或缺,如果各方配合默契,完全可以把她抛开。

高太后被打击的灰心丧气,又想躲入深宫时,李德裕提出一个疯狂计划。他声称只要太后动用手中资源全力配合,他不仅可以让道门与复古党生隙,把合作权重新夺回来,还能一举逆转天下大势!

不同于棋同伟那以身为棋,侥幸得来的“胜天半子”称号,八百孤寒的老师李德裕,在官场中被公认为“让天半子”。

此公一生五贬琼崖,每每能在穷途末路之际扭转乾坤,萧青山发动的灭魔战争就出自他的谋划。

相比棋同伟的权利野心,此人理想高远,格局远大。

恒朝明明有着天下无敌的军队,有着还没腐朽的政治体系,有着民心的支持,为何却被各方认为大厦将倾,覆亡在即?

李德裕看出了背后的本质。

武帝一朝打着“天命不足畏,天道不足惧”口号的维新之举,因为帝崩事件而被解读为“逆天之行”,所以“恒朝失德,遭遇天谴”“暴君暴政,该当灭亡”成为云陆主流观点。

维新理念的崩塌,天定胜人的思潮,使得恒朝原本固若金汤的统治变得摇摇欲坠。

如果是地球王朝,这种情况几乎是死路一条,但云陆身处仙魔世界,帝统除了君权天授,还有其他两条道路可走。

因为龙脉的缘故,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的问题,自古以来便是云陆王朝的焦点,

云陆第一王朝源于古武宗派秦宗,走的是以法治国,人定胜天的暴力道路。祖龙帝自称人道至尊,万古人皇,他一生从未自称“天子”。

与后世汉天子一战而取天下的经历不同,秦宗取得天下的历程可谓漫长而艰辛。受道门宗派欺压千年,又有迷雾这种魔劫,怎么都算不上天命加身,所以秦王朝君臣一致认为,王朝来源于自身和历代祖先的奋斗,帝统来源于武力而不是天授。

由此云陆王朝的人皇法统建立,人皇的地位与天平齐,甚至高于天。

之后云秦朝二世而亡,云汉朝吸取教训,自称天子,自贬位格,与道门合作,终于使得汉室三兴,传承千年。从此人定胜天,君权武授成为没有取得道门支持的草头王和短命小朝廷的标志,得到道门支持,走和谐道路的君权天授成为主流,

但天魔降临,打破了天子法统的运转轨迹,数百年后得到天魔典籍的第五王朝云乾一朝,开启了百家时代。

乾王朝虽然表面上吹捧天命,但实际上是敬天命而远之,走的是与民相约的君权民授道路,其制度完美规避了仙朝时代的弊端,避免了龙脉和天意的对立。这种作法使得云陆开启了黄金时代,异域国度八方来朝,纷纷学习云陆第五和第六王朝的先进制度。

直到四次魔劫后,第七王朝的云灵王朝因为开国女帝没有子嗣以及人皇龙符遗失,接替皇位的赵家为了维持统治,不得不大力扶持新兴的理家学派,宣传以孝治国和三纲五常,自贬为天子以获取天意支持,才再次让天子法统复兴。

但第八王朝端武帝的遭遇,却重挫了天子法统,吸取前朝教训的第九王朝云恒一朝,不再搞以孝治国,而是重建黄金时代君权民授的人皇法统。

不过,龙符的遗落使得人皇法统并不算牢固,理家学派这天子法统理论的集大成者,历经千年发展又已做大,人皇和天子间的理念之争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愈演愈烈。

两者间的矛盾在武帝执政时达到顶点,在维新喊出不畏天命的口号时彻底爆发。

帝崩事件,就被理家为首的百家学派解读为天谴,声称这次事件代表了历史的终结,人皇法统的破灭!

什么君权武授,君权民授,在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天”面前都是伪法统!

明明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有着龙脉加持,人间无敌实力的人皇,却一朝身损。满朝文武从上到下,几乎死得一个不剩。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明君权天授的合法性呢?

残存的维新党,无法摆脱这种舆论攻势,甚至大部分成员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转折和幻灭感,投入了对方阵营。

萧青山等维新领袖在危急时刻指定魔门为罪魁祸首,发动灭魔战争,固然有着多重考虑,但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帝崩的天谴之说扭转为人祸。

可惜的是,这种举国之力的大型战争,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给了各方合纵连横的时间,他们识破了维新党的用意,主动加入其中,准备破坏这种简单粗暴的甩锅之举。

不过,这些早就在李德育的算计之中,让云陆主流势力加入行动,本就是他的目的。没有这些势力的共同背书,已经元气大伤的维新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威望把灭魔战争做到一石数鸟的地步。

……

震惊全云陆的灭魔战争结束后,各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恒朝内部矛盾也得到缓解,云陆形势终于稳定下来。

萧青山,李德育等人的谋划虽然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但主要目的也完成大半,以四大顶级门阀为首的实力派被一扫而空,剩下的守旧派与军方不睦,既无力改朝换代,也无力废除维新果实。

但是即便灭了天机门这与天意素有瓜葛的道门巨头,甚至把帝崩说成是天机门和四大门阀的阴谋,也依然没能洗清天谴之说,维新合法性的不足,导致维新党黯然下台,云陆依然笼罩在天命迷雾之中。

而今,最后的维新党领袖准备彻底完成当年功亏一篑的一步,运用人道龙脉彻底灭杀那些奉天承意,替天行道的敌人!

天子法统的支持者不是说占绝对优势的一方蹊跷失败,是因为逆天之行遭了天谴吗?那么他就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证明对方的天谴只是个笑话!

只要有石头城的例子在,就不能说明天定胜人,因为顺天应人的那批人被逆了天意的那批人败了!

维新残党做出的牺牲,可以说打破了笼罩云陆的天意枷锁,粉碎了当前云陆的政治正确。

朝堂之争,他们完全败了,但背后涉及到的理念碰撞,却以维新党胜出。虽然在肉体上,他们已经被完全消灭,成为了残渣余烬,但他们的思想却依然可以照亮过去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