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落清瑶》第五章 断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昆仑使者的引导,我们一路向前,踏上了光华笼罩的昆仑山。在山脚下没有发现,踏上山,我们才发觉这脚下竟是汉白玉阶,只不过,没有人踏上时,便隐藏在山体之中,与这山清水秀的风景融为一体。才走了一会儿,便发觉有清流流淌于脚畔,是一条细细的溪流,这大约就是赤水了,溪中不时有水珠溅起,溪水叮咚,很是怡人耳目。走到半山腰时,忽闻一声嘹亮的鸡啼,抬头一看,却见山下远方的一片海上,一轮红日滚滚而生。那使者带着众神左拐右绕,山路似乎越来越逼仄,满山粉色的桃花纷纷扬扬,乱花飞过,险些有些目醉神迷。忽而就行到一处山穷水尽之处,不想那使者身影一动,消失在眼前。

“呀,这里竟别有洞天。”轩辕琅清脆的声音中夹了低低的惊叹。原来,一道狭小的拐弯之处,竟有一方洞府。一道瀑布轰然而下,似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势,大开大合,气象非凡。洞中萌起淡淡的水雾,似有青烟袅袅而生。洞府中已有各路神仙等候,歌儿舞女,好不畅快。我向西王母娘娘递了拜帖报上了名号,只不过这次不敢托大,我也报上了我的真实身份。而后,桃花宴便在众神的来来往往中开始了。

我刚刚寻了一僻静之处坐下,便想起我此番来桃花宴的目的,是为阿芸择一枚夫婿,只好又站起来走走观察观察。虽说这大荒的神,十有八九是用术法修饰了容貌,自然有不错的相貌,可那后天加工过的,毕竟比不上先天就底子好的。我为阿芸择夫婿,第一等看的就是相貌,何况见惯了我的相貌,我也怕平常一点的神入不了阿芸的眼。虽说桃花宴原本就是青年神仙变相的相亲宴,按说适龄青年应该不少,可是我绕着洞府走了一圈,也只见了十一个能看的。第二等要看的是品行,这个夸夸其谈口才虽好有失轻浮,那个虽然口里说的是家国大事可是眼神轻飘恐怕是好色之人,这个口才不如人便面红耳赤没有半点胸怀,那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若在平日里也无妨,我神农族的女婿恐怕是没人敢欺负的,但是如今神农式微,怕是关键时候会护不住阿芸。这一番挑剔,十一个人里便淘汰了三个。这三个里头有一个是轩辕颛顼,他的出身不太合适。我是个最没有门第之见的,虽说传闻轩辕族穷困了些,可是轩辕颛顼分明是个有本事的,恐怕这穷困也是一时的。我觉得他出身不合适,是因为我这些日子夜观星象,西方早现了王气,轩辕丘恰是西方,轩辕族性情悍猛,熟习兵戈,我来之前的七分怀疑在见到轩辕兄妹二人后变成了九分。如此,我不能让阿芸嫁入轩辕族,没有强大的母族就冒冒失失嫁入王族,我不愿让阿芸过那样心惊胆战的生活。

我所看中的两个神,一个是槐江山的英招,说起话来声音如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英招是槐江山的山神,听起来是不大威风,可是据我在父亲大人手下疏理政事多年的经验来看,槐江山四周群峦起伏,物产丰饶,易守难攻,再加上地势封闭,虽然仍向烈山纳贡,可实际上山高皇帝远,英招手中握有重兵,是个逍遥的土皇帝。再看他为人谨慎,不似轩辕颛顼那般锋芒毕露,想毕不会行铤而走险之事。另一个神我却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家住何方。自我瞧见他,他就卧在一方青石上啜饮着桃花酒,一袭水红的衣衫,乌发不束,右手旁展着一卷竹简,想毕极有文化,虽然人长得极为妖冶,却有一股洒脱的气息,眼神很是规矩,那双眸子我从未见过,眼角微微上挑,分明是双狐狸眼,却偏偏眼神清澈地像潭清泉,我想这样看起来桀骜不驯的人若是动了情,必定情深如注,不会负了我的阿芸。我虽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不过想来也是个隐逸神仙。我才不会承认我是看中了他的盛世美颜,比青丘的狐狸都美。虽是个男子,连我看了也觉得心动。

我这样想着,便不由地盯着那狐狸眼发呆,心想我到底是选英招呢还是选狐狸眼呢,不禁把两个人比来比去,最终决定先上前问问那狐狸眼的来历,回去后看看阿芸喜欢哪个。于是果断地起身上前,不想,我到了那狐狸眼跟前,就听见众神齐齐的嘶气声,我脚步一顿,没有站稳,一个趔趄向前倒去,却跌进一个柔软的怀抱里。于是又听见齐齐的倒气声,以及头顶一阵狂笑,真是撒的一把好狗血。我堪堪站起身来,就听那狐狸眼问道“你是哪家的小公子?嗯?你当真是个断袖?”,那一汪清泉仿佛被瞬移了一般,眼底只剩满满的戏谑之情和浓浓的好奇色彩。我这才知道,原来我适才那一番打量落在了别的神眼里,把我当成断袖了。我当下无比庆幸字自己的先见之明,还好还好,我用的是刑天的名头,这下他名声是要臭掉了。只是这次却不好打探他的来历了。

于是我淡定地施了一礼,从容答道“敝人乃神农族历官,阁下与我一故人容貌极为相似,方才多有失礼之处,还望海涵”。那狐狸眼却陡然失去了笑意,虽然脸上还挂着笑,却失去了温度。我不知哪里冒犯了他,便趁机告了个罪,退出了那洞府,走的时候,只觉得背后酝酿了满洞的探究,山雨欲来。

甫一出洞,一青衣女娃上前端端正正地行了个礼,圆滚滚的身子煞是可爱,让我有些担心她就这么滚下山去。女娃却道“公子可是烈山神农族的羲和殿下,我奉西王母娘娘之名,请殿下在玉山小住几日温养身体,这也是神农大人的意思,殿下请看”说罢,呈上了一枚玉简,正是父亲大人的手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