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纪元1701》附注8 同时代的世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附注同时代的世界

提示:本章介绍与庄不鸣同时期的欧洲和相关世界形势,没有情节,可以略过。天朝的教科书,对于这段历史阶段的认识很粗糙。其实此时正是欧洲近代化的黎明之前夜,不久,英国工业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陆续发生,欧洲从此占据世界领导地位。而东方的满清,不久再次禁海锁国。几乎同时,倭国德川幕府也闭关锁国。东西方差距的大幅度扩大,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可以说,在此之前,东西方各有所长,总体还在一个起跑线,不过之后百年,东西方成为两个不同级别的对手。以下正文:

尼德兰意思是低洼的地方,泛指欧洲莱因河、缪司河、谢尔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地区。相当于另一个世界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地区。16世纪初,这里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尼德兰不同于其宗主国西班牙,在宗教革命后,尼德兰主要信奉新教,而西班牙则是天主教最保守的大本营。1566年,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起义,历史上称作尼德兰革命。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阿尔发公爵镇压尼德兰革命。1567年8月,阿尔发率领一万八千大军到达尼德兰。阿尔发立即成立了“除暴委员会”,以血腥手段镇压革命,被处死的起义者达八千多人,尼德兰贵族厄格蒙特伯爵、荷恩大将都被处死。安特卫普的市长也被送上了绞刑架。阿尔发还制定新的税制,一切动产和不动产都要征收财产税,所有的商品都要征收交易税,企图从经济上扼杀尼德兰革命。他恶狠狠地说:“宁留一个贫穷的尼德兰给上帝,也不留一个富裕的尼德兰给魔鬼。”

尼德兰人不甘屈服,抵抗运动此起彼伏,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起义者占领了总督府,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关被推翻。从此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南方。同年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城召开,签订了《根特协定》,宣布废除阿尔发颁布的一切法令,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权利,南北联合抗击西班牙。1579年,南方的封建贵族害怕日益高涨的革命影响他们的利益,组成阿拉斯联盟,承认腓力二世为国君,企图联合西班牙军向北方进攻。阿拉斯联盟破坏了《根特协定》,于是北方各省成立了乌特勒支同盟,以对抗南方贵族。1580年,腓力二世宣布奥兰治亲王为罪犯,乌特勒支同盟针锋相对,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联省共和国各省中,荷兰地域最大,经济也最发达,是共和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又称联省共和国为荷兰共和国。从此,尼德兰分裂为两部分,北部形成独立的国家,南部仍然处在西班牙统治之下,为西属尼德兰。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当然不能容忍荷兰共和国的存在,但此时这位强悍的国王已无力与新生的共和国较量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海军击溃,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优势。1589年,腓力二世在爱斯库里亚尔行宫中死去。1609年,新继位的腓力三世和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获得完全的胜利。1648年,荷兰为欧洲各国正式承认,这也是荷兰最风光最强大的时候。

荷兰在1648年达到商业繁荣的顶点,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拥有的船只超过英国的十倍,其海军力量超过英法两国海军舰只总和的一倍。英国为了争夺海上优势,打破荷兰对海上贸易的垄断,向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提出挑战。1650年英国制定《航海条例》。1651年2月,英国议会派出两位特命大使圣约翰和斯特莱克林出使荷兰,提出,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在国际条约和国际同盟中,英格兰与荷兰应该像一个统一的国家一样采取行动。甚至在内政问题上,荷兰议会应该服从英国议会的决定。这实际要求荷兰与英国合并,因而遭到荷兰的拒绝。

克伦威尔于1651年8月5日向议会提交《航海条例》,议会于同年10月9日匆忙地颁布。该条例规定,自1651年12月1日起,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这个《航海条例》直接损害了专门经营海上转运贸易的荷兰的利益。荷兰不承认这一条例,要求英国废除,英国断然拒绝。随着英荷矛盾激化,两国不经宣战,就爆发了1652-1654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两国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峡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海战,每次海战双方都投入200多艘战船。结果荷兰战败。这次战争使荷兰元气大伤。1654年6月,英荷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航海条例》,并保证赔偿从1611年起给英国东印度公司造成的损失。参加该和约的还有荷兰的盟国丹麦国王、瑞士新教各州、汉萨同盟和北德意志的一些新教诸侯。同年9月,英国迫使丹麦签订条约,取得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

到1660年,英国又颁布新的《航海条例》,比原来的更苛刻。1664年英国在北美占领了荷兰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接着攻击荷兰在非洲西海岸的要塞。于是英荷又爆发1665-1667年的第二次英荷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经过整顿的荷兰海军打败了英国舰队,冲入了泰晤士河,炮口威胁着伦敦。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得不于1667年7月31日与荷兰签订新条约,放宽了《航海条例》的条件,英国退出印度尼西亚,荷兰退出北美,双方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

1672-1674年,英荷又进行了第三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以妻子、西班牙国王的女儿玛利亚•特雷莎的名义,要求领有西属尼德兰(比利时),荷兰害怕法国威胁荷兰的安全,因而支持西班牙,与法国发生战争。法国以金钱收买的手段破坏了荷兰同英国、瑞典缔结的同盟,英国、瑞典支持法国,与荷兰进行战争。这次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战争被称为第三次英荷战争。这次战争,虽然荷兰在海战中取得对英国的胜利,但在陆战中法国打败了荷兰,因而荷兰遭到削弱。从1652年开始,英荷之间进行了1652-1654年、1664-1667年、1672-1674年三次战争,英国严重地打击了荷兰的海上贸易和殖民扩张,使荷兰从海上霸主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没有子嗣承继王位。按照亲属关系,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继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继承(因查理二世属于哈布斯堡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内弟)。由于法国外交的积极活动,查理二世的遗嘱要把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一个孙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兴高采烈。因为,当时的西班牙除其本土外,还有意大利的大部分、西属尼德兰(比利时),以及遍布美洲、亚洲、非洲的辽阔殖民地。这就是说,法国得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殖民利益。正因为如此,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王国群起反对,他们结成同盟,决定对法作战。于是,从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即将绵延十多年,一方是以路易十四治下强盛一时的法国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和其他几个德意志邦国、萨伏依(很快就转到敌对一方)、巴马参加的同盟;另一方则是以奥地利和英国为首,有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许多德意志小邦国和意大利小邦国参加的同盟。战场波及西欧和意大利大片地区。

几乎与这次战争同时,欧洲东北部爆发大北方战争,俄罗斯、瑞典、丹麦、波兰在欧洲东北混战一团。在三十年战争后,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霸权,然而,这却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妒忌和提防。同时间,俄罗斯在沙皇彼得改革后变得强大起来,但仍欠缺一个可以与西方国家联系的出海口,因此对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虎视眈眈,两国之间的冲突越益加剧,战事一触即发。1699年沙皇彼得藉着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与瑞典发生冲突,与萨克森、丹麦结成了「北方同盟」,开始着手发动对瑞典的战争。

1700年8月,俄罗斯正式对瑞典宣战,沙皇彼得亲率三万五千俄军进逼瑞典的纳尔瓦要塞,但在此之前,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里加和荷尔斯泰因分别击溃了萨克森和丹麦的军队。1701年6月,查理十二世出发进行波兰会战。7月8日,他在烟雾掩护之下渡过了杜那河,在杜那蒙德击溃萨克森俄罗斯联军三万人,扫荡了库尔兰。1702年1月,他又开始向华沙进发,于5月14日占领该城;7月2日,在克里索击溃了萨克森波兰联军。查理十二世率部队(约32500人、37门火炮)在佩尔诺夫(派尔努)登陆,并于11月30日在纳尔瓦战役中战败俄军。沙皇彼得的俄军一败涂地。此后,欧洲东北陷入长期拉锯战。

美洲正被欧洲殖民者瓜分,不过主要分布在面对大西洋的美洲东海岸。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