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交游革命》第二十七章 虚拟金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虚拟金融

“帐号都发下去没有?”

“老大,你放心,第一批3000个帐号都已经发到下面的工作室去了!”

“代理服务器软件和IP地址准备好没有?”

“当然了!用的是交游娱乐集团设在武汉的国际互联网主干线接口,速度一定保证!”

“在线翻译客服人员准备好没有?”

“已经就位了!”

“好!”行云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萧易连续问了几个问题之后,点头笑道:“干的不错!这次我们要狠狠地捞一比了!让他们开始准备吧!”

2001年6月,韩国《天堂1》正式上市,在韩国国内几天之内卖了200万套正版软件,出现非常火暴的情况。萧易知道,《天堂1》这款游戏,是后世历史上中国虚拟交易产业的起点,中国的第一家网游代练公司也是于这一年在福州成立。

后世里,《天堂》是当时在亚洲地区十分著名的网络游戏,其玩家数量和规模都位居前列,虽然其推出年代较早,画面、易上手性等方面都看似十分“简陋”,但其相对充实的内涵却恰恰是目前大部分新推出的网游所欠缺的。

正是由于这款游戏,让一些人终于意识到,原来,网游也可以赚钱,原来游戏公司也可以回收游戏币。从2001年开始,《天堂1》一直运营良好,从最开始玩家之间的游戏币互相买卖,到最后游戏公司直接参与游戏币交易控制游戏平衡,经历了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过程!

在萧易后世那个年代里,尽管已经有了无数的网络游戏,尽管后来又推出了《天堂2》,但《天堂1》一直屹立不倒。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运营该游戏的公司,拿出部分收入,对天堂币进行回收,维护了游戏内部市场的繁荣和稳定,也极大地提高了游戏玩家的积极性。

人就是这样,都希望不付出代价又能够获得好处,换句话说就是喜欢不劳而获。一个玩家,进入游戏之后,发现既可以一边玩游戏,又可以用在游戏里获得的游戏币换成现实货币或者直接换成游戏点卡,而这个游戏本身又的确不错。那么,这个玩家必然会愿意留下来。

韩国的《天堂1》正是利用了玩家的这个心态,采用了这种回收游戏币的手段来使得游戏里的所有物品间接地和现实货币挂上了勾,换句话说,游戏虚拟道具产生了实际价值。

很多人会问,如果大家玩游戏都不花钱了,那游戏公司还赚什么钱?

事实上,这个道理就和美国的经济一样,全世界的国家手里都拿着美国的债券,如果同一时间全部兑换的话,美国经济必垮无疑。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产生的,就像游戏里的玩家一样,手里有了装备,有了游戏币,而且这些都已经有了价值,随时可以换成现实货币。但所有人抱着这种想法之后,就不会有人急于去换成钱了。

这个和股票有点相似,大家看到某支股票价格一直很稳定,而且有时还涨上一点,那么大家就会将股票拿在手里,不会抛掉。当然,大家可能会说,赚不到钱不抛掉干什么?但,这里说的是游戏币而不是股票,玩家进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玩,只有极少数人是为了赚钱,既然不担心游戏币贬值,那就没必要马上换成钱,而是去买更高级的装备后,打更多的游戏币来增加自己的财富。

其实这正是游戏公司给玩家下的一个圈套,毕竟游戏公司对游戏每天所产生的虚拟财富是心中有数的,即使有一个人一天赚了上千万游戏币,那肯定也有上万人没赚到什么钱或者根本就没上线。没上线,就代表着月卡消耗了一天,折算成利润,那不是一个小数目。

更何况,一个人一个号是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即使24小时不下线打钱,也是不可能赚到很多的游戏币的。而且,因为职业技能繁多,不少玩家都至少拥有两个号甚至几个号。这就导致点卡的销售至少提高两到三倍。

有了这些固定收入和虚拟财富的统计数据,游戏商可以很容易算出利润差价,然后拿出一部分利润来回收游戏币。这就相当于公司来做游戏里金融体系的庄家,而广大拥有大量游戏币的玩家成为股民,只要不出现意外,游戏币始终有价值,金融体系始终不会被破坏。

说到这里,就要牵扯出金融投机者了。很显然,玩家手里拥有的游戏币如果全部同时兑换成现实货币的话,收购游戏币的公司肯定立即破产,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玩家对游戏公司信心很足。可是万一有一些投机者进行炒作的话,游戏金融体系很可能马上倒塌。

大家可能会问怎么炒作?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既然游戏公司收购游戏币,那么炒作者以玩家的身份也进行收购,并且价格略高于官方的收购价格。然后将这些收购的游戏币,以玩家的身份隐秘地分散到各个帐号之中,防止被官方察觉导致封号。

收购了大量的游戏币之后,同时用n个帐号抛出,卖给游戏公司,套回现金,虽然这么做会有一定的损失,但马上就会有效果了。一旦游戏公司发现最近被套现的现金过量之后,游戏公司会立即调低游戏币与现实货币的汇率,以避免造成损失。这样一来,玩家们发现自己手中的游戏币一夜之间价值少了不少,担心游戏币会继续贬值,肯定也会马上换成现金。

大家现在应该可以看出来了,这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十分相似!一旦汇率下调,对人们的信心打击是非常大的,如果这种趋势没有有效地阻止,那么,将会一泻千里!这游戏公司等于是中央银行的功能了,除非游戏公司十分有钱,能够保住汇率不变,否则只有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现金被人套走。

到这个时候,游戏公司面临三条路可走:1、坚挺游戏币和现实货币的汇率;2、任其游戏币贬值,采取浮动汇率,减少损失;3、干脆停止兑换游戏币,取消游戏币的价值。

第一条路,是下策。显然是非常危险的,东南亚那些中央银行都不敢这么做,一个游戏公司敢这么做么?如果继续保持汇率不变的话,公司只有倒闭,被人收购的份,钱也会被人套得一干二净。

第二条路,是上策。可以避免公司的损失,但这么做的话,游戏玩家将遭受巨大的损失,游戏里的金融体系会遭到沉重打击,最终让玩家纷纷离开。毕竟这只是游戏,不是一个国家,气愤之下,想走随时可以走。不过话又说回来,对那些本来就没什么钱的大部分玩家,没什么太大影响,再说也不是完全不值钱了,所以还会有人继续玩。

第三条路,是中策。一旦停止兑换游戏币,那就等于游戏币一夜之间什么都不是了,估计连一张卫生纸都买不到。那对玩家就等于是彻底性的打击,先前无所谓没有套现的虚拟财产现在什么都换不到了。这样的话,游戏只有垮掉的份。

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之后,游戏公司唯一可选的路就是第二条——采取浮动汇率!

有了浮动汇率,那就好办了。投机者先前不是损失了不少钱么?不要紧,等浮动汇率一开放,投机者再大量低价购买游戏币,当然,这个“低价”还是比官方浮动汇率上的价格高那么一点点。收购了大量游戏币之后,游戏币价格又开始回升,游戏里的金融体系开始慢慢恢复。

慢慢的,游戏币又开始值钱了,官方游戏币汇率也水涨船高。等高到一定程度,投机者再次抛售游戏币,大量敛财,赚取差价。这就和现实货币汇市上的情况一模一样,现实中的投机者靠着这种办法赚了国家和国家人民的财富,而游戏中的投机者是赚了游戏公司和游戏玩家的钱,本质上是一样的。

有人还会问,游戏公司既然控制了游戏不是可以无限量发售游戏币么?只要无限量发售游戏币,那么投机者怎么能赚到钱?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怎么解释,如果这样行得通的话,那东南亚危机的时候,中央银行怎么不无限量印刷钞票呢?印得越多,钞票越不值钱,国家经济垮得越快;游戏币放的越多,游戏币越不值钱,游戏只能垮掉没人玩了。

所以无限发售游戏币相比较刚才的第二条路,游戏公司虽然会有损失,但不致命,还是有钱可赚。同理,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才采取浮动汇率。

这些理论,萧易认为十分可行,而且想借这个机会狠狠地捞它一比,无论《天堂1》的韩国游戏公司采取什么措施,萧易都有办法。假如那家公司敢破罐子破摔,敢硬抗汇率的话,嘿嘿,萧易倒是省了不少钱,套现得差不多的时候,直接用一点点的钱将其收购就可以了。

关于这一套虚拟金融体系,萧易说过,“游戏运营公司是绝对不能参与游戏虚拟金融体系运做的,不,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除非游戏运营公司的钱比中央银行还多,否则敢进行网游虚拟金融体系的操作,等于死路一条!所以,我要大量积累财富,为将来建立这套金融体系打下厚实的基础!”

(这一章,才是我真正想说的话,这是绝对可行的!嘿嘿,还有很多炒作的手段,以后慢慢介绍。如果谁能拿出个十万八万来,可以在一些游戏里进行简单的投机活动,这个具体方法嘛,大家还是继续往下看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