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书三国》15. 一文钱上的战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带兵走后两个多月都没有消息,但其实我也没有精神想东面战事。到了七月下旬,成都平原就开始渐渐步入农忙时期――下面便是二十天到一个月的收稻时节。而八月中旬开始,我们也要准备忙着收税了。我胆战心惊了大半年,终于等到了大丰收。虽说如今南中动荡,还没有税收,但好在蜀郡、广汉、巴郡这几处到底是益州最富庶的地方,种了五百余万亩的水稻和差不多两百五十万亩的桑。今年的水稻收成可是尤其好,差不多平均一亩能收六石的稻谷――看来用地税筹个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应该不成问题,然后把上半年欠下的钱都还了,这还能有点盈余。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却在八月初七撞上了玉垒山大地震。

那地震的强度烈度,震中震源的位置在何处什么的自然是不得而知,但我远在成都也感到了持续近一分钟的震动。当时我正在和董和清算第一笔收到手的赋税款项,结果突然就地动山摇,屋子里所有的家具都开始跳舞,案上的竹简也被震落了满地。事情来得太过突然,我完全忘了钻桌子底下之类的应急措施(虽说这年头也没有桌子),只是呆坐着发呆。等到震动终于平息了,我看着董和,疑惑地问道,“这,这难道是地震?”

董和的脸色难看极了;认识他这么多年,我还真是第一次见他这般脸色。也不知过了许久,他正在喃喃自语道,“难道当真天意如此?”

我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在如今这个年头,地震却是帝王崩卒,改朝换代的征兆。我想了半天,也只能说,“董先生,天命之言,多是虚妄,这你倒不用太担心了。可是这地震过后,只怕不少百姓要遭殃了!”

董和也算是反应过来了,沉重地点了点头,这便起身告辞,准备去处理地震的事情。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震中在哪里,只能一边处理成都周边的灾情,一边派出官使往周边郡县视察。成都这边倒没出大事,城里毫发无损,只有城外倒了几十所民居;我们拿了点钱物出来稍作抚恤,倒也罢了。一直到**天之后,我们才终于收到信息:震中在汶山郡的玉垒山,就是后世茶马古道开始的地方。

我听了这条消息,别的顾不上,先忙把灌县来的书信仔细读了两遍。确认都江堰没事,各条河渠一切正常之后我算是稍稍舒了口气――只要都江堰没事,成都平原的命脉还在就好。反正灌县北面都没什么人住了,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董和仍是愁容满面,轻声说道,“看郡县寄来的书信,广柔城毁了大半,死伤颇重。西方边陲的羌人本不富足,至少当免去今年的赋税。”

我无语良久,盘算了半天最后说道,“汶山羌人本来也收不到多少税的;那一整郡一年的赋税杂务撑死了都加不到一亿。只是如果灾情太严重,我们是不是还要适当地支援点?”

“羌人强悍,如今适遭大灾,衣食皆乏,可否会有所异动?”董和忧心忡忡地说道,“总得行些安抚之事。是否当请马孟起将军从凉州回来一趟?”

我无言瞪了他半天,最后只能说,“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只可惜马超固然可以安抚羌氏人心,却也不能完全代替抚恤的钱粮。一封急件送往凉州之后,我和董和不免日日相对发愁怎么填补汶山郡今年那一亿税钱的空,今年的税收能支撑多久,又要从哪里弄出来钱粮救济汶山郡。

不难理解,那些日子里我完全没有精神理会东面的战事;就算逼着自己认真看军报,却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分析战局。反正刘备身边全是能人,还有庞统和荀谌,也不会有问题吧?更何况这几个月里东面的战局似乎也没动做。荀谌只说刘备驻军下隽、准备攻打豫章郡;而士武、陆逊两人则率水军缓缓向鄂县推进。前面几封军报中都没有太多实质的内容,但十月底到达的那封书信却突然说,两场交战之后江东军退避三舍,我们已经拿下豫章郡的艾县与江夏江北的西陵两城。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荀谌在信上说,他们准备将艾县、西陵周边的三千余户的民众全数迁入益州,让我和董和尽快准备好安置。

董和的脸色沉重了近乎半年,看到这封军报之后他终于是笑开了,整个人都好像年轻了几岁。“万幸,万幸!”他长叹了一声,然后随手拿起一把算筹,一边往案上丢,一边算道,“三千户,当可理八万至十万亩地;八万亩地的地租加上地税,这便是一万万钱了。若是种稻,明年便可多出五十万斛稻谷。”

“不如直接将这三千户安置在汶山郡的东南端,将我们的军屯田分租给他们?”我随口提议道。

董和也是点了点头,这位却又蹙起了眉头。“只是军屯田那里若要安置三千户人家,却还有好些事情尚需筹划。”

后面我们却是变本加厉地忙,简直就像陀螺一样,被抽着团团转怎么也停不下来。本来要给汶山的大地震善后就够困难的了,这会儿还要再准备好安置三千户百姓――差不多将近一万五千人――自然是忙得起都喘不过气来。收到书信后不过半个月,第一批四百余户就到了蜀郡,自是让我们更加忙碌,一天到晚都在筹划分地,造房,分发农具牲畜等事。好在军屯田那里本来房舍农具就一应俱全,要不然就是这样一笔一次性投资我们都出不起。迁移的百姓一直陆陆续续地入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中旬这三千余户才终于到齐了――正好赶上春耕。

忙到最后,我终于进化到连军报都是一扫而过,再也没有心思去考虑东边战役。待得这四千余户大致安定了下来,水稻的种子已经洒下,我才终于能稍稍喘口气了。我本以为可以过一段平静日子,不想三月底军报就毫不客气地扔下来一枚重磅炸弹:曹操在合肥大败孙权,江东损兵折将,不得以弃合肥退守巢湖,而孙权至今生死不明。

看完这条军报我的第一反应是疑惑――这消息到底算好算坏?我们到底是讨伐孙权去的;如今孙权大败,这好像不是什么坏事。我将军报又仔细读了一遍,打开地图看了半晌,便猛地醒悟:这消息简直糟糕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