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名书生有情剑》第一回:楔子——贤妃太祖成知己 太祖火烧贤妃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柴荣即位,北汉、契丹联军入侵大周,执掌禁军的赵匡胤随御驾出征,回师后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公元956年,显德三年,赵匡胤随柴荣出征淮南。回师后,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加授定国军节度使。

公元957年,显德四年春,赵匡胤随御驾出征寿春,攻下寿州,回师后官拜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

公元958年,显德五年,柴荣北伐,赵匡胤任水陆都部署,随驾出征,征战契丹,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来自江湖的女子王英英,并与之结为夫妇。同年,柴荣驾崩,周恭帝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改任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公元960年,显德七年正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周恭帝禅让,赵匡胤即位,史称宋太祖。即位后不久,他便把王英英接到宫中。王英英,幼年时曾与同村李岩有婚约。后因连年大旱,又遇兵荒马乱,村民都走散了,六七岁的她也随着家人辗转他乡。不料又逢战乱,爹爹被抢抓成壮丁,阿娘一人带着她讨生活,可阿娘半年后又病倒了,无药医治,客死异乡。武当派时任掌门张天宝恰巧经过,替她安葬母亲,收了这个关门女弟子。张天宝请了当时最有名的“严扁鹊”严一生教授其医术,又亲自督导这位小徒弟识字读书,倒是长成16岁的她,武艺未长进,医术已在江湖赫赫有名。

连年战争,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公元958年,张天宝派王英英与几个师兄一起下山去救济困苦的百姓,医治受伤的士兵。王英英相貌平平,沉默寡言,只有在问及患者病情时才多说上两三句话。征战将士们有她们的医治,病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有好转。作为水陆都部署的赵匡胤,为了感谢这位神医,曾多次登门拜谢,也都未能比旁人多与她说的上几句话,不过一来二去他们也算是熟悉了。半年的接触,让赵匡胤看到了眼中的这名女子,并不是冷面无情难以接触,而是有一颗医者为大的仁人之心;而王英英眼中的赵匡胤不再是一介武将,鲁莽直率毫无可爱之处,却是足智多谋、忧国忧民的当世大夫。他们一起共患难,同甘苦,竟互生情愫,在了一处。

又半年后,王英英奉师名回武当,这期间,却少有书信往来。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基,史称宋太祖,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登基为帝后三个月,一切安排妥当,立刻修书一封,拜会武当派掌门张天宝,说了前事,求的王英英入宫。此后16年间,赵匡胤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也在政治、经济、文学改革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王英英入宫后,一直恩宠不断,虽依旧沉默少言,但这性子在后宫反倒是最受用的。她从美人步步高升,虽无子嗣,依然被封为仅低于皇后的贤妃之位,可见赵匡胤对这位患难知己的爱重。

开宝八年(976年),正月,夜,汴京

宋太祖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红色衬礼,领袖黑色收边,腰束盘龙玉带,白袜黑靴,霎时威严。四方大脸,浓眉高鼻,一手拿书,半卧龙塌,半眯眼睛,缓缓道:“王仁,朕乏了。”

宋太祖旁一位身材矮小略胖的净士太监王仁,跪下,轻轻取下宋太祖手里的书,道:“陛下,注意龙体,早些歇下吧。”

赵匡胤微整龙目,看着昏黄的内殿,不由长叹一声,站起来,掸了掸衣袖,挥了挥龙袍,道:“王仁,朕一个人走走,你叫他们不要跟来了。”

王仁不是很放心的说道:“陛下,天昏黑了,奴才实在不放心啊,让御前侍卫张生跟着吧。”

“准。”赵匡胤说着向外走去。

这一路,烛光昏暗,月色晦明,虽是初春,万物却依旧沉浸在冬眠中不忍醒来,四处干枯无生气,造物者是公平的,它并没有因为这里是皇宫而特别优待一番。

他二人一前一后,走到皇宫后院的水溪旁,赵匡胤停了下来,看着这眼前的冰的水溪,道:“张生,朕让你办的事情,怎样了?”

张生上前来,弓腰行了将军礼,道:“回禀陛下,确如陛下所言晋王已收买了宫里很多人,王公公也已被收买。陛下身边还有一个小宫娥也是他们安插的眼线,贤妃娘娘处的几个小宫娥也是他的人。陛下,晋王手中兵力众多,驻军城防,掌管禁军,不得不防啊。陛下,您看是否让微臣对他们”不等张生说完,宋太祖便抬手,斩钉截铁又略带忧伤的说道:“不必。”

“朕的这位胞弟啊,哎!”对于这位胞弟,太祖是既爱又恨,兄弟连襟岂能不爱,可是对他的所作所为又多懊恼。亲兄弟之间再多的猜忌,作为哥哥,也只能是任其行事,不再搭理。赵匡胤抬头看着天空,不由一声感叹,随后对张生问道:“李岩可进宫了?”

“昨日已进宫。一切按照陛下的指示,称贤妃思念家乡亲人,忧思成疾,不思茶饭,请旨李岩进宫叙话,缓解思乡愁绪。也按陛下旨意,李岩可出入贤妃殿,时刻为娘娘排解烦忧。他现下已在贤妃宫内。”

“好。”

这段路不长,他们走的很缓慢,终于过了一刻钟,他们还是到了贤妃王英英的殿门前。

今日李岩入宫,贤妃以叙家乡事为由,支开一众宫娥,唯独留下随身伺候的宫女环儿和值班太监小李未,看守宫门。

今夜的皇宫注定不安生。贤妃宫中,灯火通明,房门紧掩,时时传来喘嘘娇嗔之声,鸳鸯账内,颠鸾倒凤,不知死生。

赵匡胤站在门口,脸色发青,大喝一声:“混账东西!”

惊得左右侍卫、御林军即刻赶来护驾,院内的宫娥及太监都赶来跪在阶前,低头称死罪。

只见他大力推开宫门,惊了账内的鸳鸯。这二人衣衫不整的床下跪着,不敢求生只求速死。

王英英与李岩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说话,听得因恐惧而发出微微抽泣声。

“贤妃,你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臣妾有罪,不多辩解,请陛下赐臣妾一死!”

赵匡胤怒火中烧,打拍一下桌子,想说些什么,又停顿了。缓缓坐下,平缓说道:“贤妃,朕念及你我多年患难夫妻情,你心中既已无朕,那就随他去吧。”说着,赵匡胤随手拿起了桌上的烛台,目含隐忍,微微含泪,点燃了桌布,缓缓站起,离了殿门。王英英微微抬头,仔细看着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夫君,眼含热泪,终报之一笑,朗声道:“臣妾谢陛下隆恩,万望陛下保重龙体。”她微微含笑,看太监关闭了宫门。

大火着了起来,红彤彤的,映亮了沉寂的皇宫,映亮了安静的汴京城。片刻间,整个皇宫的侍卫都赶来了,王仁也赶来了,大家都跪着,看着眼前这熊熊大火,不敢多言。看到殿内实情的,只几个宫娥太监和最先来护驾的侍卫御林军。侍卫御林军纪律严明,不得妄议宫廷是非,倒是这太监宫娥是绕舌头的主儿,被他们了解去一二,整个皇城还不真的就在议论纷纷中了?

“爱妃,朕带你不薄,你却如此回报与朕。朕本该灭你九族,鞭尸焚骨以消朕怒。朕思起与你在边关相处之恩爱,你进宫多年陪伴朕,事事亲躬,并无差错。你是朕至亲,亦是知己,朕思至此,便不忍你死后落得个不忠不义之人。且朕乃天子,怎可让此事传扬出去,被他人诟病。”

“传朕旨意,贤妃宫中走水,贤妃宫太监宫女护主不利,扔到火中,全部处死。”

“遵旨。”赵匡胤语毕,众多侍卫一起上前来,拖起地上跪的宫女太监往火堆里扔。一时间,呼天抢地声、北风呼啸声、大火焚烧声、响彻夜空。

赵匡胤并没有离开,随从搬来一把龙椅,他就这么远远的坐着,看着,静静的等着,直到一切都尘埃落定。

太监王仁来的晚了一些,并不知道殿内发生何事,只看到了九五之尊坐在烈火熊熊的殿前,眼眶湿润,以为是陛下为贤妃故去多有忧伤所累。王仁上前为赵匡胤掩了掩狐皮毯,道:“陛下,起风了,回寝殿吧。奴才知您爱重贤妃,可您也要爱惜自己的身子啊,娘娘九泉之下,知陛下您如此爱惜,也会深知恩宠,此生无憾。”

“找到了吗?”,赵匡胤眼角湿润,凌厉的看着眼前的废墟。

张生施将军礼弓腰道:“回禀陛下,已经烧的看不清了,臣只找到了四具体态相似的尸体,微臣无能,不能判断哪具是贤妃娘娘。”

“陛下,容奴才上去分辨一二。”说完,王仁就走到了四具尸体面前,逐个观察。到第三个尸体的时候,停下了,道:“陛下,找到了,这是贤妃娘娘。奴才认得您赐给娘娘的喜上眉梢步摇。”

张生上前来,看着王公公说的步摇,道:“公公,您确定?”

“张侍卫,娘娘素得陛下恩宠,随身之物,件件稀世珍宝,世人罕见,岂是一群愚蠢奴才能配得上的!”

“传朕旨意,贤妃王氏,伴朕多年,勤谨知理,深的朕心,本应葬皇陵以示天恩。因王氏生前常与朕提起相遇之事,愿死后身归边关,朕悯其情,准其骸骨边关安葬。”

赵匡胤站起来,看着王仁,道:“王仁,你随朕十几年了,最懂朕心。贤妃生前,最不喜议论外人,也不喜被他人议论,传记就不要有她了,让她安生的去吧。”

“奴才遵旨。”王仁躬身道。

“张生,你为御前侍卫,不识贤妃骸骨,不能及时为朕分忧,实为大罪。朕念你素日忠心耿耿,勤勉做事,不予过多追究,你自请送贤妃灵柩去吧。自此百年,不得为官。”

宫中传言,皇帝因贤妃去世,哀伤过度,不思茶点,昏倒朝堂,罢朝三日。

十月后,赵匡胤忽然下旨,掘地三尺,翻遍整个烧成灰烬的贤妃宫。宫中传言,宋太祖曾有一件重要的东西交于贤妃保管,贤妃薨后,不知去向。王仁传消息给赵光义,是遗诏。恰有一个小宫娥经过,听得此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不胫而走,传出皇宫,整个宋朝热闹起来了。不几日,“遗诏遗失”一事便传的沸沸扬扬,一时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最后大家众得出结论,遗诏没有丢,这是阴谋论,遗诏与贤妃离世有莫大关联,又有江湖好事者推断,贤妃诈死,带着遗诏去了民间。

公元976年10月20日清晨,宋太祖赵匡胤驾崩,21日,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祖,避宋太祖名讳,改名:赵炅,改年号:太平兴国元年。

随着赵光义继位,江湖、朝廷更多人都加入寻找遗诏的下落。朝廷里,子继父业,天经地义,因无传位诏书,弟弟继位,赵光义继位终不名正言顺,又因遗诏流落在外,担心其内容对己不利,一心想得到毁之而后快。赵光义一边安排诸多朝廷眼线民间查访,一边广揽江湖人士重金悬赏打探贤妃及遗诏下落。江湖中又有素以道义著称的侠士,确实心忧大宋,担心宋太祖创下的基业所托非人,宋太祖后世子孙难得公正,也加入寻找行列之中。

整整五年,大家谁也没有查到蛛丝马迹,倒是赵光义在位这几年兢兢业业,造福百姓,从不排除异己,亦未戕害宋太祖子孙,凡赵氏血脉,均皇子皇女善待之,不厚此薄彼,自此,大家便也觉得皇位谁做都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大家得出结论:此乃宋太祖的计谋,也是其过人之高明之处。有此遗诏,无论何人登基,必不敢大张旗鼓的迫害包括他的儿子和胞弟在内朝中他人,当政者事必躬亲,勤勤恳恳,忧国忧民。也倒是,有封写着别人名字是皇帝的遗诏在飘荡在外,任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多数人认为,遗诏存在与否,都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它已经起到了该有的作用了。这个局设的甚是巧妙,大家无不为宋太祖的英明折服,又一番热议等等,热议一过,久而久之大家便也就不再理会遗诏这陈年旧事了。赵光义并非无能之辈,与宋太祖周旋了一辈子,岂能不了解兄长的为人?唯有曾经许诺传位与他一事,不能断定真假。虽然世人皆已对他继位不再过多议论,但当政者岂能让自己的一生涂有污点?寻找遗诏是他的心病,他深信贤妃奉命带着遗诏藏匿民间,他命令御前侍卫李末儿组建一支以朝廷和江湖人组成的负责寻找遗诏的队伍,以靖州城司捕头当代衡山掌门柳镇元之子鬼见愁仇柳士诚为首。他们名为捕快,实际为朝廷安插在各州县的查询遗诏下落探子,秘密搜寻,隐秘查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