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珑案》第四章 书院叙家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日后,翠竹回书院

翠竹在竹园小住了几日,终于忆起自己还是书院院士,兼五位世子的授课先生,终于吩咐住回书院去了。

五世子:……先生您可以继续忘了您是我们的先生,学生不介意!

于此同时,翠竹又着人传信:回书院的第三日巳时正考校课业,顺便叙叙家常~

五世子:……叙家常?!别介!这“家常”是您自个的家常,学生不想叙!

翠竹回到书院的小院住下,正当稍稍适应过来,第二日便往致雪先生的芷柠院去了。

芷柠院是历代钟山书院掌院的住所,是书院众居所中历史最久、最气派的院子。

芷柠院原不叫芷柠院,是叫的智达院,取博智通达之意。然致雪先生认为“学无止,智无博”,无人能达到真正的博智之境,便改了院名,取“德含芷芳,智溢柠香”其中二字,是为芷柠院。芷柠院也正如其名,院中精心培育了大片的芷草。

翠竹一路径直到芷柠院门前,于院门前也未曾停下,只见院门大开,便知师兄已知他今日定会来见他,于是直接领着澈冉直接进去了。

入至厅前,翠竹脚步顿了顿,吩咐道:“就在厅外后者罢。莫让闲人打扰了。”随后直入前厅。

“喏。”澈冉低应,便立于厅门前。

翠竹进厅,只见师兄正坐于侧厅烹茶,听见了翠竹进厅的脚步声,特意取了一只泡在茶海里的白玉茶杯,提壶倒了一杯,置于茶几对面。

“逸泽来了。坐吧。”致雪先生侧了侧身子,看着翠竹,温和的说道。

“嗯。”翠竹应了一声,悠然走到致雪对面坐下。抬手执起先前致雪为他倒的茶,仔细瞧了瞧,又置于鼻下轻嗅了,终于享受般的闭眼笑叹道:“茶色清澈透亮,气味醇香高爽,是为六安茶,还是清煮六安。师兄还是爱饮清煮茶啊,滋味着实不错。”说着便饮了一口。

“说的好像你不爱饮清煮茶一样,不是你自个说的加了果仁煮茶白白浊了茶味么。”致雪听了翠竹的话,啼笑皆非道。

翠竹面上不自然了些许,然后若无其事的说道:“只是现在世人烹茶皆是加了果仁的,到哪都是浊茶之味,饮着味道都是一样的。修和不过是更倾心清煮罢了。也只有在自己的地方还有师兄这里能品到各种茶的真滋味。”

致雪含笑不语。

两人安静地品了片刻茶,终于放下茶具,致雪犹豫了片刻,终于抬眸向翠竹问道:“……回谷几月,已是定下了?可是连着冠礼一起行了?”

翠竹沉吟了会,正色,点了点头。

致雪心中早已有数,只是想让翠竹亲自确认一番。待看见翠竹点头,立即站起身,理了理凌乱的衣衫,郑重地跪下,大礼参拜道:“学门现任掌主苏明,拜见少主。”

翠竹看见致雪起身的动作,便知师兄想要做何,犹豫了一瞬,也只是低低地唤了声“师兄!”,便放任致雪的做为。到致雪大礼已毕,终于连忙起身扶起师兄,口中抱怨了几句:“师兄于我虽无教养之情,也是修和在谷中时多年通信关怀,在建康也是时时照拂的,在修和心里,师兄有师兄之名,却有长辈之实,何况师兄身体也不好,何至于此?这不是折煞修和了么。”

致雪眼中温润,看着翠竹,顺势随着翠竹的搀扶起身,说道:“少主身份不同往日,礼不可废。况且谷规在上,我这大礼是一定要行的。”

“我自是明白,不然我早拦下师兄的礼。师兄向往常一样直唤我名或者字都好,少主什么的,不必再提!”

“好。”致雪回应,就着翠竹搀扶的手坐下,看翠竹也坐了,略带怀念地感叹道:“转眼经年,逸泽都已经加冠了呢。还记得初见你时你在师伯手里的模样,襁褓之中,粉粉糯糯的,煞是可爱。我看着你不哭不闹的安静模样,便为你了取表字修和。”

“师尊与我说过,早早取好表字,是‘他’的意思,方便我长大之时隐藏身份以及日后行事。”翠竹默了默,心中划过一丝莫名情绪,转瞬即逝,只留下了浓浓暖意,“师兄给修和取的表字,我极喜欢。”

致雪微笑,眼中温柔之色愈浓。

翠竹突然忆起一事:“对了,师尊听闻师兄身体不好,便特意着医门配了不少调理的药剂药散叫我带了来给师兄,过来时忘了,待修和回了院子着清菏送了来。”

“劳师伯费心。不过……定是你刻意提起的罢?师伯身为谷主,谷中事物繁多,不然何至于知晓我这些许小事?”

翠竹嘴角微勾,看着致雪,并不言语。

致雪无奈,却也不愿拂了师弟的好意,转言说起另一事:“逸泽回来这几日,至今日才过来看看师兄,先下时辰也近午间,可定要留下与我一同用膳,我已吩咐过再加双碗筷。待到用毕,我们师兄弟二人也当好好地叙叙旧。”说着,又特意加了句:“切勿推辞。”

翠竹只得点头称是。

午间的秋阳燥热,然微风徐徐,让人觉得温暖中透出几分清爽。

――――――――――――――――――

次日,正是先前翠竹传话所说的第三日。

此时距巳时还有一刻钟,先生还未到,而五位世子俱已在平时先生讲学的冶心堂坐定。

只见五人皆端端跪于各自的案边,案上摊着几月前先生离京前几日布置给每个人的课业随记,以及必备的文房用具。

堂中安静了许久,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诶诶?司马奏,先生布下的书目你都读完了?随记也全做了?可否借本世子品鉴一番?”司马扬身子前倾,凑近坐于他侧前的司马奏。

原本正在闭眼打盹的司马奏听见司马扬的声音,顿时清醒了几分,待听清司马扬说的“一番品鉴”之词,眼神斜睨司马扬,嘴角上钩,似笑非笑地道:“扬世子的课业又没做完?”

司马扬面上一阵羞赧,支吾了一会儿,终于小声辩道:“先生布下的书目甚多,好几本我都半点没看懂呢,怎么做随记啊……”

司马奏还未及开口,就有一人声音响起。

“多?!扬世子你是在玩笑罢?先生离京五个月,五本书你看不下来么?还好几本看不懂?你看了几本呐?”司马致听见司马扬的话,仿似听错了一般,抬手揉了揉耳朵,甚为夸张的朝司马扬反问道,“我看是自先生离京以后,没人监督,压根就忘了有课业这回事吧?然后先生突然回京,眼看着时间不及,又怕着人帮做课业被先生看出来再一番惩戒,索性破罐子破摔,做不完就算了干脆没做了吧?这下怎么又找奏世子‘品鉴’课业了呢?”

司马扬心中所思被人揭穿,顿时恼羞成怒,站起身来想要大吼一通,又怕先生刚好走来听见,只能咬牙低声道:“司马致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本世子的事不劳你来操心!”

司马承和司马奏脸色整了整,还特意坐直了身子,准备看戏。

“安静会吧,就快巳时正刻了,还想捅出些什么?给先生听见了有你们好受。”原是一直垂首看书的晏世子实在听不下去,眼看着先生过来的时候快到了,头也不抬,终于开口劝道。

“哦?五位世子做了什么我要给你们好受?”

翠竹的声音骤然从门外响起,让五人心中顿时一惊。司马扬心中更是一阵心虚无错,只能暗暗祈祷先生只是刚来,方才司马致的话先生是没有听见的。

其余四人见先生已到,俱从位上站起,五人向翠竹拱手恭敬的行了一礼,口中齐齐说道:“先生安好。”

翠竹泰然点头,悠悠步入冶心堂,脚步盈盈带起清风,径直向正堂的教案走去,待到坐下,便也吩咐五人也坐下。

五位世子口中谢过先生,也都端正地坐了。

堂中陷入一片静默,静默的似有诡异。

有人心中惴惴,有人幸灾乐祸,有人似有担忧,有人心如止水。

终于,翠竹似乎觉得够了,出言打破了这份静默。

“离京前布下的随记都做好了罢?谁先呈予一阅?哦,世子司马扬就不必了,抄《尚书》二十遍,再写一篇千字读记,十日后交予我罢。不得找人代笔。”

司马扬欲哭无泪:听见了罢?终究还是听见了罢!……虽说豫章内史梅赜所呈,现今用着的《尚书》总计五十九篇,比史上所记的百篇少了不少,可五十九篇抄下来也是极多的,何况二十遍?!再说《尚书》近乎全书的誓、命、训、诰之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抄完一遍也定当头昏脑涨的了,二十遍过后哪里还能记得读记要怎么写?!

司马扬面上一阵懊恼纠结,想要开口求饶一回以期减了几遍,复又想起前次讨饶求情反而抄书加倍的事,顿时全身打了个寒颤,再也不敢生出一丝讨饶之心。

司马晏眼神无意撇过司马扬,看见他的一系列表情动作,眼中划过一丝笑意。

司马承率先起身,手托自己的随记,爽快地走至翠竹案前,躬身呈上,朗声道:“学生请先生一阅。”

……

翠竹花了些时间一一浏览了四人的随记,逐一落笔点评了,还随口问了几句,四人都答得不错。至最后一人归座,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笑容:“考校已毕,我离京日久,可得与众世子好好叙叙。”

五人看见先生的笑容,齐齐打了个寒颤。

这五个月的事,先生应该没那么快知晓的……吧?

先前可是下过令着人不得传出一切有关自己的不好的事的啊……

在翠竹宣布抄书后就去内堂找出书来奋笔急驰的司马扬和一直思绪神游的司马奏的心中更是莫名的紧张起来。

“那些……应该……没多大要紧的……吧……?”司马扬和司马奏心中不约而同的想道。

小资料:(本应不算正文字数,可是底下的【作者想说】有字数限制,只能发到这里来了)

1、六安瓜片,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六安瓜片的身影了。到了唐宋我国古代最为繁荣昌盛的这两个时期,六安瓜片的产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茶叶产量已经很大了。后来到了明清时期,六安瓜片更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称为了进贡朝廷的贡茶,时间跨度长达三百多年。

所以在此处的朝代设定中,六安还未有瓜片之称,所以文中只称“六安茶”

*烹茶在很早之前是混着许多果仁花生什么的一起煮的,是从魏晋时代开始流行烹茶清煮,保留茶之原味

2、《尚书》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或《书经》。\"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是儒家所传的五经中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的一部,流传下来含有许多伪篇,现今已考证出许多。

文中的《尚书》来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古文《尚书》25篇,古文25篇经宋代以来的考异争论总体认为是东晋人的伪作。

<!----><!--推荐模块-->书籍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